未来派最具代表性的开云体育注册app官方网站作品是哪件?
未来派的作品以巴拉的《拴着皮带的狗》最具代表性。该画表现物体运动。类似用照相机快门对着跑动的东西摄影时在胶片上留下轮廓模糊的行动轨迹。这是在未来主义派作品中还比较具有形象的一幅作品。
未来派雕塑的主将波切尼是怎样批判现代雕塑艺术的?
未来派雕塑的主将波切尼(UmbertoBoccini,1882—1916),1912年发表了关于雕塑宣言,在宣言的开头他斥责了各国雕塑表现出的“可怜的粗野、笨拙和一成不变的模仿,受着对过去传袭下来的程式盲目而愚蠢模仿的支配”。在所有这些雕塑的表现形式中始终存在同样的谬误:认为艺术家应当模仿人体和学习古典雕塑,不需要放弃雕塑形式的传统观念就能找到一种符合现代感觉的表现风格。如果实质本身没有更新,也就是说雕塑仍然是由线和体积组成的视像,就不可能有艺术的更新。
波切尼对传统雕塑的改造是将雕塑完整的体积面进行分割,目的在于创造一种运动的效果,从而使观者能够在其中感受到一种自我连续运动力之美。他的主要作品有《一个瓶子在空间里展开》(1912)、《空间中连续的独特形式》(1913)、《马+骑士+房子》(1914)等。
《空间中连续性的独特形式》(现藏意大利米兰普里瓦特收藏馆)是一件高110.5厘米的青铜雕像。波菊尼认为一切实物都是在运动着、奔跑着、迅速变化着的,这种万物自我运动是艺术家应当力求反映的。从这种观点出发,他使雕塑成为流动性的量块的组合,以此来强烈地表现出人在逆风中步行的动态。在这件作品中,观者既可以看到飓风的速度,也可以看出人在高速地行进。运动的速度是这件雕塑的主题。而这种速度感,完全是用各种各样飘动着的衣褶形状的雕塑体积的有节奏的连续性组合造成。
波菊尼《空间中连续性的独特形式》
未来主义雕塑家叫什么名字?
翁贝特·波丘尼(1882~1916)是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未来主义画派的核心人物。他不仅是这个运动的推动者,也是这个运动的杰出理论家。他把马里内蒂的思想运用到视觉艺术领域,构思起草了1910年的《未来主义画家宣言》、《未来主义绘画技法宣言》及1912年的《未来主义雕塑家宣言》。在把理论兑为现实的努力方面,他称得上是位天才的未来主义实验者。那些别出心裁的作品,展示了他在绘画和雕塑领域所取得的独特成就。他的理论,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仅超越了那个时代,甚至超越了他自己的实验。比如,他认为可以在雕塑中使用更为广泛的材料,“玻璃、木材、硬卡纸板、钢铁、水泥、马鬃、皮革、布料、镜子、电灯等等”,这种非传统物质的使用虽未在其自己的作品中出现过,但在后来的达达主义和构成主义中变为现实。他还提出使用发动机以使某些线条或平面活动起来,这一想法由构成主义实践,至六十年代被广泛运用。如果没有1916年的意外坠马身亡,他也许能把未来主义发展得更远。
《美术馆里的骚动》是波丘尼的第一件未来主义绘画作品。这件作品采用了俯视的角度,把美术馆里的混乱和无序充分展示在观众面前。运动和奔跑着的人们涌向大门,传达出骚动不安的气息,而放射状构图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感觉。色彩是新印象主义的,这得益于他曾在巴拉画室接受的专门的新印象主义技法训练。光和色被打碎成一片小点,烘托着运动和杂乱的气氛。在这里,嘈杂和乱哄哄的刺激也许正在暗示我们,美术馆所隐喻的古典艺术受到了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
波丘尼往往先提出各种理论,然后再努力把理论变为视觉形象。作于1910~1911年的《城市的兴起》正是其理论在绘画上的反映。在这幅画中,他追求“劳动、光线和运动的伟大综合”。画面前景是一匹巨大的红色奔马,它充满活力,扬蹄前进。在它前面,扭曲的人物如纸牌般纷纷倒下。背景是正在兴起的工业建设。在这里,象征的寓意非常明确:巨马暗指了未来主义者所迷恋的现代工业文明,它正以势不可挡之态迅猛发展,而人群则暗示了劳动的活力。画面以鲜艳的高纯度颜色、闪烁刺目的光线、强烈夸张的动态以及旋转跳跃的笔触表达了未来主义者的信条:对速度、运动、强力和工业的崇拜。波丘尼曾说,“古旧的墙壁和宫殿令我作。区。我希望新事物,富于含意的事物,强有力的事物。”这幅画正是他所希望的新事物的反映,是对沸腾的现代生活的注解。从画面渗透出的动感和节奏中,我们感受到了波丘尼的发明——“线条一力量,也就是指一切物体借以对光线和阴影作出反应,并产生出外形力量和色彩力量的能量。”
1911年,波丘尼创作了三联画《内心状态》,《告别》是其中的一部分。它描绘了拥挤不堪的车站场景,拥抱告别的人群和冒着烟的奔驰的火车占据了全部画面。从这幅画上,我们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到立体派给他的重要影响。也许可以说,如果没有立体派艺术的启发,他可能画不出这样一幅未来主义杰作。
画面上,线条和色彩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系列重叠连续的形的组合。在被挤压的空间里,曲线和直线穿插交错,块面与块面碰撞变位,形成分散与聚合、断续与重复的节奏,整体上带给人们紧张不安的压抑感。画面的中央是几个非常规整的数字,它们被仔细地描绘在已经解体的火车车厢上,在嘈杂动乱的画面中,显示出一份意外的冷静和理智。这些数字,令我们不由自主地想起勃拉克和毕加索的那种有着文字和数字的分析立体主义作品。波丘尼曾主张使观众置身于画面中央,“经受未来主义从其母题中提取的整个周围环境的线、面、光和嘈音的急促不清的语言。”在这件作品面前,我们似乎真的感受到了这种语言的力量,声音、速度和光线借助于线条和色彩扑面而来。
除绘画外,波丘尼的很多精力被投放在雕塑方面,他是唯一杰出的未来主义雕塑家。1914年,他自愿参加意大利国民军,投身到他和马里内蒂都鼓吹为“文明的洁身之道”的战争中。1916年,在纳罗纳的骑兵训练中,他不幸坠马身亡,年仅34岁。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